盲人好莱坞 《王牌特工》
发表日期:2015-09-1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嫩江县老科协农业分会 张宝泉
(一)嫩江县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土地经营体制分散。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分散经营方式与现代大型农机具的作用发挥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在不违背国家农村土地基本政策的前提下,探索和解决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新机制、新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二是气候寒冷。我县地处高寒,年平均气温0.4℃,无霜期短(100-120天),制约着水稻等高产作物发展。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县域内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严重不足。有效灌溉面积只有6.7万 亩。现代化大型农机具保有量不足,装备水平低。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弱,防御灾害性天气能力差。四是生产经营观念滞后。多数农民依土恋乡,小富即安观念严重。 重产出、轻投入,重管理、轻经营,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化经营意识不强,小生产加原字号的生产经营模式亟需改变。五是受高残留农药的制约。我县人均耕地面积 大,诸多农户都采用化学除草。目前,我国生产和进口的大豆田间化学除草剂,大多是以“咪草烟”为主要成分的药剂。此类农药的特点是生产使用成本低,除草效 果好,但对农业的负面影响相当大,农药在土壤里的残留时间长,严重影响作物间的科学合理轮作。
发展嫩江县现代化大农业的对策
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嫩江县目前农业现状,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增加粮食产能和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提出以下对策:
着力加强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在国家各项农机扶持政策的支持下,嫩江县农机装备水平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为69.5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保有量分别是1138台,6700台,收获机械1130台。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机装备水平低。全县10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仅有540台,其中能够保持正常标准化作业的只有近年新购置的454台,60%以上机车技术状态老化或超期服役。全县自有机械只能满足300万亩耕地的标准化作业。其余的300万亩耕地除依靠农垦机械代耕外,无法实现标准化作业。二是机与具配套比例不合理,装备滞后。目前,大型拖拉机与配套农机具比例仅为1:1.5,远远没有达到1:3的 标准,且多以重轻耙为主,严重缺乏大型深松整地和深施肥、精量播种机械。三是受一家一户耕地分散经营的制约,影响大型农机具作用的发挥。促进土地经营权流 转,加快土地规模经营组织建设迫在眉睫。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现代农机作业区建设。围绕全省粮食产能工程,借助欧盟贷款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新建3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配备大马力拖拉机10台、农机具40台套、联合收割机6台。全县新增大马力机械达到300台,配套农机具1200台套,联合收割机180台。全县新增农机标准化作业面积180万亩。
(二)扎实开展场县农机跨区代耕作业。在加速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依托农垦九三管理局现代化农机装备优势,有计划、有组织地大力开展跨区代耕、代种、代收作业。每年跨区作业面积在200万亩左右,已弥补我县近期机械力量的不足。科学建立起“三三制”土壤耕作制度,为农业持续高产稳产创造必要条件。
(三)整体移植农垦发展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幅度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一是学习借鉴农垦现代农机加现代栽培技术的生产模式,努力提高生产科技含量。2012年我县推广农场模式化栽培面积已经达到320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5%。2013年要达到400万亩,到2015年农场模式化栽培面积达到500万亩左右。平均提高粮食单产20%以上。二是学习借鉴农垦土地经营生产方式,充分发挥现代大型机械作业增产优势。积极探索和发育不同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组织。加快推进农村分散的土地经营权向农机合作社、新型土地规模经营组织流转。2012年全县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量已达300万亩,各类土地规模经营组织已达到182个,2013年进一步加大土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示范力度,军、垦、民合作共建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1条、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现代农业示范村14个。到2015年预计达到400万 亩以上,新型土地规模经营组织不断壮大。三是大力推广农垦秸秆还田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林区火灾隐患。在山区和半山区乡镇大力推广作物秸秆粉碎 还田技术措施,县内原有大型收获机械必须安装秸秆粉碎设备,新购的收获机械必须配有秸秆粉碎装置。县政府对实行秸秆粉碎还田的农户,按面积给予适当的机械 作业费补贴。目的是转变掠夺式生产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遏制土壤肥力逐年减退的被动局面,杜绝因点烧秸秆而引发的森林火灾隐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 展。四是切实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网络。通过配强人员,增置服务设备,提高村技术员工资补贴标准,切实提高网络 化科技推广服务能力和水平。第一武装“龙头”,扶持壮大县级标准化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体系中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第二打造“龙骨”,加强全县14个乡镇农技推广站标准化建设,在体系中发挥中枢和引导作用。第三激活“龙尾”,充分调动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土地规模经营组织的积极性,在体系中发挥汇集和传导作用。以上下贯通的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四)切实加强以抗旱除涝为主体的农田基本建设,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和水平
嫩江县有一江五河,部分流域地区涝灾时有发生,防洪除涝基础薄弱。全县647.66万亩耕地中,丘陵漫岗地势居多,目前有效灌溉面积仅为6.7万 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任务繁重。雨养农业的生产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因此,今后的工作中,要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实施重点突破。一是统筹 做好区域性农田建设基本规划。科学制定主要水系流域的防洪除涝治理规划,粮食主产区的节水灌溉规划,丘陵地区水打沟的综合治理规划。以规划科学指导各项水 利工程建设开展。二是以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相关项目建设支持,以项目建设提高我县设施农业建设水平。三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 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保证项目建设中地方匹配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尽最大可能逐年开展一批自筹资金的建设项目。在受益的原则下,充分调动广大农 民参与农田基本建设的积极性,积聚各方面力量推进农田基本建设进程。四是切实增强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提高人工增雨和防 雹作业能力和水平。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准确预测灾害,掌握全县雨量分布,旱涝监测,为防灾、减灾提供准确有力支撑。
(五)着力加快区域产业化发展进程
嫩 江县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坐落在我县境内的农垦九三分局龙头企业种类全、规模大、实力强,对我县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多年 来,嫩江县本着龙头共有、基地共建、产业共育的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一体化发展。在今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中,要站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高 度,不断加快区域性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一是给予九三分局龙头企业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政策扶持。全面兑现县里出台的税费减免、返还政策,把九三企业与县属企 业同样看待,厚爱一层,促进九三各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二是着力加快区域内短缺型龙头企业建设。近期落户于九三的完达山乳业,促其早日投产达效。嫩江县引进 的雨润集团、嵩天薯业,要加快建设速度早日达产达效。以进一步拉动区域基地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三是依托九三油脂、丰缘麦业、九三肉业、嫩江嵩天薯业、北 药集团、雨润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大两牛一猪、高油大豆、优质小麦、马铃薯等基地建设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
几点建议
(一)、建议重点抓好现代农机作业区建设,围绕全省粮食产能工程,借助欧盟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加快现代大型农机合作社建设步伐,尽快实现全县农业标准化作业面积全覆盖。
(二)、 重点抓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组织建设。一是切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向土 地规模经营组织流转。二是切实加强对土地规模经营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除整地补贴、良种补贴外,还应在贷款规模保证、放宽贷款抵押条件、全额或部分贷款贴 息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性支持。四是鼓励龙头企业深入农村规模建设原料生产基地。
(三)、建议农药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农药的销售管理渠道,从根本上解决高残留农药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问题,实现麦豆主产区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在嫩江县委、县政府召开的2013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主体发言,一些建议已被县委、县政府采纳,并写进县委全委扩大会议县委主要领导讲话和县人代会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在2013年实施。同时,该文获县政协优秀建议奖。